企业文化

中国东盟各国将赴马来西亚参加和平友谊二零二五联合军事演习共筑地区安全新格局

2025-10-09

摘要:2025年,中国与东盟各国将赴马来西亚参与“和平友谊-2025”联合军事演习,此举不仅展示了各国在军事合作上的深厚信任,也为地区安全格局提供了新的支撑。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演习机制与课题设置如何体现共建安全理念;二是演习对军事能力互信与协同的促进作用;三是对地区安全环境与非传统安全挑战的应对价值;四是演习对中国与东盟深化战略协作的象征意义。最后,文章回归全局,对此次演习如何在实践层面和战略层面共同构建地区安全新格局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可探索的发展路径与挑战。通过这次“和平友谊-2025”联合演习,中国与东盟各国将携手在安全合作领域“同频共振”,为地区持久和平、稳定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制度性保障。

一、机制与课题:共建安全理念落地

“和平友谊-2025”联合演习在机制设计与课题选择上体现出各方追求共建安全、共同发展、共同应对挑战的理念。首先,演习机制延续“合作分享、开放包容”的特点,由主办国马来西亚与中国共同发起,并邀请东盟国家派员观摩,这种邀请式、参与式的机制打破传统军事演习的封闭性,有利于增强透明度和互信。citeturn0search3turn0search1turn0search5

其次,在课题设置上,演习聚焦“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与海上安全”这一非传统安全议题。相较于以往注重军事对抗的课题,这种设置更符合当前地区现实需要,体现出各国在面对自然灾害、海上事故、气候变化风险、海洋安全挑战等方面的共同关切,也为演练内容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方向。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5turn0search3

第三,机制设置还考虑到演习的多军兵种联动与跨域协作。此次演习中国方面派出陆军、海军、空军、保障部队等多个军兵种力量,携带轮式车辆、舰艇、直升机、无人设备等参演装备,演习内容涵盖海上、水面、空中、灾害救援等多域协同。citeturn0search5turn0search3turn0search1turn0search0 这种多域、多兵种的协同机制,有助于落实现代联合作战理念与跨领域联合响应能力。

在机制与课题两方面的设计上,演习不仅注重“演什么”、更注重“怎么演”与“为谁演”。这种设计体现出参与各方在安全观上的趋同,即把安全理解为合作式、网络式、共享式,而不是对抗式的零和博弈。

二、能力互信:军事协同与信任构建

联合军事演习本质上是能力展示与互动协作的平台,“和平友谊-2025”无疑是加强军事互信、深化协同能力的重要载体。首先,通过联合演练,各国军队在指挥体制、通信系统、情报共享、应急联动等方面能进行实战化演练,从而摸索出跨国协同运行的机制与节奏。这种实操层面累积的经验是书面协议无法替代的。

其次,演习过程中,参演国家通过实兵对接与任务分工,能够加深对彼此军事能力、技术水平、战术风格的了解。不同国家在演练中可能承担不同角色,通过分工协作,可发现优势互补的合作点,也能减少误解与猜疑。正是在这种互动中,各国军队之间的“陌生感”被逐步消解,信任基础得以夯实。

第三,联演还将促进跨国军事文化互鉴与沟通。参演过程中可能伴随着文体交流、舰艇开放、人员互访等活动,这类非纯军事层面的接触能够增强各国军队之间的“人际”信任感和文化理解,从而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军事交流奠定社会基础。

总之,能力互信通过“在演练中互动、在协作中信任”的路径得到培育,使得各国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合作行动中更具一致性与协调性。

三、应对挑战:地区安全与非传统风险

在当下,地区安全环境复杂多变,传统军事威胁之外,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平友谊-2025”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选择人道救援与海上安全为主轴,其意义尤为深刻。首先,在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洪涝、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演习中对救援能力、减灾能力的强化,可以提升各国在灾难面前的协同效率与应对能力,从而降低灾情所带来的“安全破坏溢出效应”。

其次,海上安全是东南亚国家共同面临的长期课题,包括海上运输安全、海盗、海上事故、海洋灾害预警与救援等。通过本次演练,各国可在海上搜救、船舶救援、海难处置、海上通信联络等领域互动演练,构建海上“安全网”,提升各国海上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在更广义的非传统安全层面,如传染病防控、跨国救援、恐怖主义、网络攻击、海洋环境安全等方面,这种以“人道主义救援”为课题的联合演习方式,有助于拓展各国军事合作空间,使军事体系与社会安全体系之间的联动更为紧密。这将进一步模糊“军事安全”与“人类安全”之间的界限,推动各国在安全治理上的跨领域协同。

因此,从应对地区安全与非传统风险的角度看,“和平友谊-2025”具备重要意义:它既是能力建设的训练场,也是安全机制创新的实验田,为各国共同构建新型地区安全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象征意义:战略合作深化的体现

此次演习不仅是军事层面的协作,更承载着深厚的战略寓意,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在新时代推进的象征标志之一。首先,此次演习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安全领域合作进入更高水准、更多元的平台。通过联合军事演习,中国与东盟不仅在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展开合作,也通过安全合作强化战略互信。

其次,在大国博弈格局下,这类区域性军事合作具有重要的“稳定器”功能。通过平衡、包容、合作的方式,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主导安全议题,能在一定程度对冲外部干预或单边施压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地区安全格局向“本地区共治”方向迈进一步。

第三,此次演习还具有标志意义,即中国—东盟“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愿景逐步进入可操作阶段。过去,这样的理念多停留在外交宣示层面;如今,以联合演练为载体,使国家安全观念在军事层面具象化,是一次象征性与实质性并重的推进。

雷火电竞

这种象征意义不仅局限于中东盟国家之间,也向外界传递出区域国家通过合作而不是对抗、通过制度而不是单边、通过共赢而不是零和的安全信号。

中国东盟各国将赴马来西亚参加和平友谊二零二五联合军事演习共筑地区安全新格局

总结:

此次“和平友谊-2025”联合军事演习,是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安全合作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一次尝试。演习的机制与课题设计体现出分享安全理念落地的意图;通过能力互动与信任构建,演习促进了军事协同与信任链条的延展;在应对地区安全与非传统风险方面,演习提供了一种有机、协作的解决路径;而其象征意义,则昭示着区域安全合作进入更加制度化、长期化的新阶段。

未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