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黃高速作為我省三個“縣縣通高速”攻堅項目之一,項目建設始終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保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從項目策劃到工程實踐,從方案比選到工藝細化,從理念提出到貫徹執行,始終踐行環保理念打造綠色高速。
蕪黃高速堅持"最小的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采用“微創整形”方式,踐行隧道洞口零開挖理念。全線18座隧道,共72個洞口均無一例外地執行隧道洞口落實零開挖理念。同時,面對不具備洞外施工條件的隧道,采用洞內出洞方式,避免山體大開挖、減少山林樹木砍伐,最大限度保護洞口原有生態。
變廢為寶,自主機制砂石破地材困局。蕪黃橋隧比高達41%,項目堅持問題導向,打破“機制砂不如河沙”思想禁錮,開展“隧道洞渣固廢資源加工再利用”專題攻關。通過對隧道洞渣進行母材分揀、生產線調控,對巖性不適合混凝土加工的,用于路基填筑;巖性較好的,加工優質機制砂、石,實現循環綜合利用。目前蕪黃項目已實現質量穩定、產量穩定“兩穩”目標,保守估計全線利用洞渣生產機制砂、石可達435萬噸,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設計優化,多措并舉減少現場圬工施工。蕪黃高速水系發達、交叉點多面廣,安全風險高。項目深化落實工業化建造理念,充分發揮鋼板組合梁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裝配化安裝的結構優勢,盡最大可能減少現場圬工工程量和交叉施工安全風險。在原設計征地紅線范圍內,充分利用原有征地面積,適度放坡,降低擋墻高度或取消擋墻等方式,開展路基及防護工程二次設計,最大限度消化棄渣、減少棄土場占地、減少圬工工程量。目前擋墻優化減少片石混凝土70余萬方。
另外,蕪黃高速還從細微處入手,環保治理常抓常新。揚塵、污水、噪音是環保治理的重要環節。項目加強過程管控,采取便道及場站硬化,上料機、料倉封閉圍擋,水泥罐配備粉塵回收裝置等有效控制揚塵。通過定期灑水,車輛出場沖洗,設置噴淋設施和霧炮機等灑水降塵。工業用水必經沉淀后方可排放,生活區污水集中收集沉淀,定期聯系環衛部門進行清運。